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与传统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水肥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即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因此,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二) 农作物遥感估产方面在农作物估产方面,1989年-1995年期间,先后进行了黄淮海平原遥感小麦估产,京津冀地区小麦遥感估产、华北六省冬小麦遥感估产、黑龙江省大豆及春小麦遥感估产、南方稻区水稻估产、棉花估产等研究。自1996年起,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长势监测及产量估测转为业务化试验运行阶段,这一工作的开展为全国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基础。1999年,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成立了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1999年以来,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开展了全国冬小麦估产的业务化运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全国冬小麦估产的业务化运行目标,并正在开展全国性玉米,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作物遥感估产的业务化运行工作。
(三)灾害遥感监测和损失评估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开展了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监测、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调查及监测、北方冬小麦旱情监测等。草原火灾、雪灾等监测系统已投入运行。从1995年开始,开展了利用NOAA卫星等资料进行黄淮海平原地区旱灾监测的业务化运行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1999年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的领导和组织下,旱灾监测也由仅监测黄淮海平原地区扩展到全国冬小麦主产区。 从农业部门的实际应用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时掌握农业资源状况和演变趋势,提出合理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是实现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及时掌握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长势和产量,对于国家制订合理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有重要意义。农业部门在未来对遥感技术将有多方面的要求,例如:要求能在有云、雨、雪天都能获得遥感信息,实现全天候遥感探测;由于农作物、农事活动、生物等多在小尺度空间生存活动,因此要求空间分辨率较高;农事活动、特别是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和发育随时间变化较快,因此要求遥感的时间分辨率高,也就是说,要求经常获得遥感信息(至少1周或半个月获得一次信息);农业活动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要求定点、定位、定量,以满足精准农业比如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防治病虫害等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作用。在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方面,将要求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建立空间型信息系统,形成较短如每年动态更新一次的能力,对国家资源热点问题,如耕地动态变化等每年提供一次专题报告和相应的资源环境辅助决策信息。在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方面,将向着高精度、短周期、低成本方向进一步深入。
在灾害监测与评估方面将建成综合监测与评估业务化运行系统,使之具备定期发布灾情、随时监测评估洪涝灾害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可以预料,21世纪初随着高中低轨道结合、大小微型卫星协同、高低精度分辨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网的形成,地理信息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和空间定位精度的提高,遥感技术将在农业资源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土地退化、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主要农作物及牧草的遥感长势监测与估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遥感对象的识别和信息提取等方面应用更加广泛。
它是将遥感技术与农学各学科及其技术结合起来,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主要包括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农作物长势的监测与分析,病虫害的预测,以及农作物的估产等。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长势信息,快速监测和评估农业干旱和病虫害等灾害信息,估算全球范围、全国和区域范围的农作物产量,为粮食供应数量分析与预测预警提供信息。
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 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农事决策,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
农作物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组合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卫星传感器记录的地球表面信息,辨别作物类型,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产量预报模型,集成农学知识和遥感观测数据,实现作物产量的遥感监测预报。我们可从遥感集市下载获取影像数据,通过各大终端产品定期获取专题信息产品监测与服务报告,同时又避免手工方法收集数据费时费力且具有某种破坏性的缺陷。
农业遥感精细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多级尺度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精准估算产品;
(2)多尺度作物单产遥感估算产品;
(3)耕地质量遥感评估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产品;
(4)农业干旱遥感监测评估产品;
(5)粮食生产风险评估产品;
(6)植被标准产品集;
访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焕军教授
刘焕军在作科普讲座。
□文/摄赵一诺
21日,以“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讲堂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讲堂上,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焕军教授带我们走进了卫星遥感技术的殿堂,介绍了遥感技术原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为在场师生奉上了一场拓宽科学视野、感悟科学人生、培养创新精神的科学大餐。
“遥感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的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它是精确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在我省主要应用于作物的长势监测、灾害监测、精准管理。”刘焕军说,虽然它高深莫测,但它让现代农业变得更加“智慧”。
近年来,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业灾害和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传统的灾害监测方法只能获取‘点’上的灾害发生信息,远远不能满足‘面’上对灾害的大面积及时防控需求,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开展大面积、快速、动态、无损的灾害监测方法。”刘焕军说,通过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合作,东北农业大学土地遥感团队实现了对我省近8000万亩耕地农业灾害的逐旬、具体到田块尺度的时空动态精准监测,实现了农业保险理赔的定量化、科学化。智慧农业方面,传统方法只能网格采样,大量测试土壤养分进行精准管理分区,耗时耗力成本高。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得田块尺度的土壤养分、不同时期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构建了快速、低成本的精准管理分区技术体系,使得定时、定位、定量、定配方的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成为可能。此外,依托遥感等空间技术,可以为绿色农产品动态监测、有机认证提供关键技术,保障了农民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转变。
谈到黑龙江在农业遥感中的优势,刘焕军说,一方面是黑龙江可耕地田块大,相对规整。另一方面,云雾少,可获取的影像较多。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使我们做到精细的作物分类、作物种植结构的提取,还可以获取时间、空间动态的农作物土壤、地形、气候等一系列的时空数据。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土地遥感团队建立了基于互联网+遥感+物联网的农业信息精准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农场、地块的作物分类、长势与灾害定量监测,为农户提供了个性化农业信息的精细服务,也为政府、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宏观管理、农业补贴发放、灾害救援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和遥感技术的融合日益深入,农业遥感应用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必将成为具有巨大产能价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也相信在将来农民会成为最幸福的职业。”谈到这里刘焕军信心满满:“我国的遥感事业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在未来,人们应该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加快步伐发展遥感技术,向遥感强国迈进。”
4月7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后高尧村梨园内,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梨花授粉。近日,河北省泊头市25万亩梨树进入盛花期。当地今年利用无人机对梨花进行授粉,提高授粉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4月7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后高尧村梨园内,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梨花授粉。近日,河北省泊头市25万亩梨树进入盛花期。当地今年利用无人机对梨花进行授粉,提高授粉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国务院批准颁布《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明确”十二五”土地整治目标任务,部署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补充耕地任务全面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有序推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取得重要进展,土地复垦明显加快,土地整治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规划期内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补充耕地2400万亩,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粮食亩产能力增加100公斤以上,整治农村建设用地450万亩。
2012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通过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建设一大批集中连片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良田,将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还将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十二五”后几年,在总结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把500个示范县建设作为推进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工作的主要抓手,进一步突显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制度探索与创新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500个示范县在今年年底要全部完成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同时查清基本农田情况,做到地类和面积准确,界址和权属清楚。此外,要严格执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强实施监管和管护。
可调式滴头由全新PP料添加抗氧剂和抗紫外线添加剂生产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可调式滴头上面有8个出水口可调成洒水状、滴水状、关闭状。向左拧可以关闭,向右拧可以调节出水流量,出水距离可达直径1.3米,流量可调范围:1-70L/h由滴水到喷水满足您的各种需求。
1、流量和灌溉范围可调节,旋转面盖即可进行调节。
2、长距离铺设或压力波动时保持恒流,灌水均匀。
3、自动清洗,起始水流冲刷流道,抗堵塞性能好。
4、灵活方便,滴头可以安装在各种规格的软管上。
5、可调式滴头可以先安装在毛管上,也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
6、其中AOD0170B带倒刺旁通,可直接打孔安装在Dn12-32PE管上,易于安装和维护。
7、其中AOD0170H带地插,可以与Dn5/3mmPVC(或Dn6mmPE)毛管连接,任意定点地插在作物附近。
滴头这么小,是如何清洗的?
在说清洗滴头前,流量可调滴头贵吗,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滴头为什么会堵塞,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灌溉水源的水质较差,流量可调滴头灌溉,大颗粒的杂质可能会造成滴头的堵塞。
2、液体肥料未得到充分溶解,未溶解的颗粒物堵塞滴头。
3、一些微生物或藻类的生长造成滴头的堵塞。
4、设备的使用不恰当。
相应的解决办法:1、在水源处安装过滤器;2、选择水溶性较好的固体肥料;3、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设备;4、定期对滴头进行清理以保证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网式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油中等液体的杂质,去除水体、油体中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和油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油质等液体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
水由进水口进入网式过滤器,首先经过粗滤芯组件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到达细滤网,通过细滤网滤除细小颗粒的杂质后,清水由出水口排出。在自清洗过滤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的内层杂质逐渐堆积,网式过滤器的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压差。当网式过滤器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将开始自动清洗过程:排污阀打开,主管组件的水力马达室和水力缸释放压力并将水排出;水力马达室及吸污管内的压力大幅下降,由于网式过滤器负压作用,通过吸嘴吸取细滤网内壁的污物,由水网式过滤器力马达流入水力马达室,由排污阀排出,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当网式过滤器水流经水力马达时,带动吸污管进行旋转,由水力缸活塞带动吸污管作轴向运动,吸污器组件通过轴向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结合将整个滤网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整个清洗过程将持续数十秒。排污阀在清洗结束时关闭,增加的水压会使水力缸活塞回到其初始位置,网式过滤器开始准备下一个冲洗周期。在清洗过程中,过滤机正常的过滤工作不间断。
1、(1) 手工清洗:一般灌溉3~5次后,需要进行清洗。操作步骤为:扳动手柄,放松螺杆,拆开压盖,取出滤芯用刷子刷洗滤芯筛网上的污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 自动冲洗:这种过滤器有冲洗排污阀,运行过程中,当过滤器上、下游压力表的差值超过一定限度(通常为3~5米)时,需要冲洗。应打开冲洗排污阀门,冲洗20~30秒后关闭,即可恢复正常运行。
2、砂石过滤器的反冲洗砂石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高于7米时应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时,要注意控制反冲洗水流的速度。要使反洗流速能够使砂床充分翻动,只能冲掉罐中被过滤的污物,而不会冲掉作为过滤用的介质(砂料)。
3、离心过滤器根据水的含沙量,定期排除集砂罐内的积砂和污物。
灌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草坪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草坪绿化工程,很多没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统,灌水时只能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往往由于不能及时灌水、过量灌水或灌水不足,难以控制灌水均匀度。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工业和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旅游、休闲、运动场及居民小区等各种绿地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日益突出。传统的地面大水漫灌已不能满足现代灌溉的要求,采用高效的灌水方式势在必行。
然喷灌系统的类型较多,但根据其设备的组成,喷灌系统可分成机组式喷灌系统和管道式喷灌系统两大类。机组式喷灌系统又可分为轻小型机组式喷灌系统、大中型机组式喷灌系统等。
机组式喷灌系统
喷灌机是将喷灌系统中有关部件组装成一体,组成可移动的机组进行作业。其组成一般是在手抬式或手推车拖拉机上安装一个或多个喷头、水泵、管道,以电动机或柴油机为动力,进行喷洒灌溉的,其结构紧凑、机动灵活、机械利用率高,能够一机多用,单位喷灌面积的投资低。轻小型喷灌机是目前中国农村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喷灌系统,特别适合田间渠道配套性好或水源分布广、取水点较多的地区。
管道式喷灌系统
管道式喷灌系统是指以各级管道为主体组成的喷灌系统,按照可移动的程度,可分成全固定式、全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种。
全固定管道式
它由水源、水泵、管 道系统及喷头组成。除喷头外喷灌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溉季节甚至常年固定不动。水泵和动力机械固定,干管和支管多埋于地下,喷头装在固定的竖管上并可轮流在各个田块中使用。固定式喷灌系统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行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高,但投资大,亩投资约在1000元左右(不含水源),竖管对机耕及其它农业操作有一定的影响,设备利用率低,一般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园林、花卉和草地的灌溉,或灌水次数频繁、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和果园等,也可在地面坡度较陡的山丘和利用自然水头喷灌的地区使用。
全移动管道式
系统组成与固定式相同,它的各个部分,水泵、动力机、各级管道和喷头等都可拆卸,在多个田块之间轮流喷洒作业,因此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高、投资小,但由于所有设备(特别是动力机和水泵)都要拆卸、搬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量大,有时还容易损伤作物,一般适用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半固定管道式
系统组成与固定式相同,其中动力机、水泵及输水干管等常年或整个灌溉季节固定不动,支管、竖管和喷头等可以拆卸移动,安装在不同的作业位置上轮流喷灌。这种方式综合了全固定和全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投资适中(亩投资约650元-800元),操作和管理也较为方便,是目前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管道式喷灌系统。管道式喷灌系统比较适用于水源较为紧缺,取水点少的中国北方地区。
砂滤器是一种使用石英砂作为填料的过滤材料。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它还具有过滤阻力小,比表面积大,耐酸碱,抗污染性好等优点。砂滤器的独特优势在于过滤器可通过优化过滤材料的设计和过滤器。操作时,过滤材料对原水浓度、操作条件、预处理过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过滤床在过滤过程中自动形成稀疏密集状态,有利于保证各种污水的质量。运行条件。过滤材料在洗涤时完全分散,清洁效果好。砂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而水胶体、铁、有机物、农药、锰、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并具有快速滤波速度、的高过滤精度、大容量拦截。主要用于电力、电子设备、饮料、自来水、石油、化学品、冶金、纺织品、纸、食品、游泳池、市政工程的各种工艺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理。
适用范围 :
1.工业用水要求出水浊度≤5mg/ L,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用水和市政供水系统;
2.工业废水中的悬浮液、去除固体;
3.可用作离子交换法中的预处理设备,软化、脱盐系统,以及用于工业供水的粗过滤设备,水质要求低;并用于游泳池循环处理系统、冷却循环水净化系统。
咱时雨的过滤器其原理是:
高效连续过滤器的操作可分为原水过滤和过滤器清洗两个相对独立和同时的过程。这两个在同一过滤器中的不同位置完成,前者依赖于高位置差异或泵升程,而后者则通过压缩空气完成。石英砂过滤器是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它在室温下操作、耐酸碱电阻、,P H范围为2-13。该系统配备完善的保护装置和监控仪器,并具有反冲洗功能。泥土和污垢等污染物很快被冲走,耗水量很小。自动功能可根据用户要求设定。在一定的压力下,使液体通过接触絮凝介质吸附、、吸附,去除杂质,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填充材料一般为:石英砂岩、无烟煤、颗粒状多孔陶瓷、锰砂等,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过滤精度在0.005至0.01米之间,可有效去除胶体颗粒和高分子有机物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用于吸附水中的游离氯(吸附力为99%),对有机物和色度的去除率高。它是软化、脱盐系统纯水工艺的预处理设备。过滤材料是活性炭。该设备的主要材料是碳钢防腐蚀、玻璃钢和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