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水肥一体化后磷在土壤如何运移与分布?
在 N、P、K 三大肥料中,磷的移动性最小,磷在土壤中扩散距离仅为3-4cm,土壤中施入磷肥后,在较短时间内磷的有效性及移动性迅速降低,其主要原因为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
灌溉施肥下磷素的移动性由众多因子共同影响和决定:水是最重要的因子,如果没有水的供应,即使在含磷较高的土壤中,磷的迁移也不大可能。灌水量大使磷在土壤中的亏缺范围和亏缺强度加大;相反,在灌水量小或土壤干旱时,土壤磷养分的扩散受到抑制,在土体中的移动性下降。灌溉时间,当施肥量相同时,灌溉时间越长,磷的移动越大;灌溉频率则对磷的移动越无显著影响。土壤质地,磷肥渗透深度为砂壤土>壤土>粘土。砂土磷酸根离子水平移动为粘土的两倍,垂直移动为粘土的三倍。
第二、哪些磷肥可以在水肥一体化中应用?
磷素是作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以H2PO4-或HPO42-形态存在的正磷酸离子,大多数作物吸收H2PO4-速率比吸收HPO42-快。然而不同pH对正磷酸盐形态的影响不同。作物对正磷酸盐吸收主要以H2PO4-为主,以HPO42-为次,PO43-较难吸收,因此,当土壤pH在6.0-7.5之间时,磷素有效性最高。滴灌施肥中的供磷原料主要有磷酸二氢铵(一铵)、磷酸一氢铵(二铵)、磷酸二氢钾、磷酸、聚磷酸、聚磷酸铵以及一些基础液肥等。
第三、不同磷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特征?
1、过磷酸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大部分易溶于水,少部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2%柠檬酸(枸橼液)溶液中;但是溶解速度慢。
2、磷酸一铵:白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好。直接作为单质磷氮滴灌,是水溶NPK的主要复配料。
3、磷酸二铵:白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好,有一定吸湿性。直接作为单质磷氮滴灌,碱性一般不作为NPK的配料。
4、磷酸二氢钾: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呈酸性,一般作叶面喷施,促花坐果。
第四、水肥一体化中的磷肥配合模式
1、喷灌水肥一体化中,可以考虑磷酸二氢钾喷施,配合过磷酸钙基施或者磷酸二铵基施肥
2、滴灌水肥一体化中,主要考虑磷酸一铵滴灌,适当的配合磷酸脲滴灌;当然滴灌水肥一体化中可以适当基施肥,基肥可以选择磷酸二铵或者过磷酸钙;但是在现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建议磷肥全部基肥。
3、注意事项: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不要考虑滴灌或者喷灌施用。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点
1、灌溉用水效率高。
滴灌将水一滴一滴地滴进土壤,灌水时地面不出现径流,从浇地转向浇作物,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滴灌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一般比地面浇灌省水30%~50%,比喷灌省水10%~20%。
2、可方便、灵活,准确地控制施肥数量和时间。
根据作物需求营养规律进行针对性施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精准施肥。
3、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水、肥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最发达部位,可充分保证养分的作用和根系的快速吸收。
4、节省施肥用工。
特别对保护地内栽培的作物尤为明显,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5、有利于应用微量元素。
金属微量元素通常应用螯和态,价格较贵,而通过滴灌系统可以做到精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6、灌溉均匀。
灌溉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溉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7、提高农作物产量。
灌溉可以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80%。
8、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灌溉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众所周知,正在生长中的作物比如缺少必要水分或养分,其生长必然会很艰难,产量和质量也不会理想。所以,在各大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做好水肥管理是广大农民朋友都相当重视的工作。然而,水肥管理并不好做,而且常常由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农民朋友还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幸好现在人们将水肥管理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种叫做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农业措施,实现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肥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为作物高产和优产带来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实时监测地大葱的种植环境,实现智能化、定时定量的灌溉,其中包括系统云平台、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终端、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托普智慧农业云平台,并快速进行统计分析,解决了工作人员对数据的采集分析需求,并确保了数据采集的精准、快速、全面。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端远程实时查看地现场视频、水肥流量统计数据,也可远程手动设置水肥参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
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山东时雨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行业的高新企业,专门生产农业仪器、pvc、pe等等的厂家。那么想要购买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用户,可以先咨询托普云农的工作人员,将您的要求告诉我们,我们会为您准备最适合的设备。
1 、出水流量太小
A. 进水水压太低
B. 罐体内污染物太多
A. 增大进水水压
B. 反冲洗
2、 前后压差大于0.07MPa 罐体内污染物太多 反冲洗
3 、反洗过程过于频繁
A. 系统流量太大
B. 原水太脏
C. 反洗不彻底
A. 调整到合适流量
B. 处理原水
4 、反洗不彻底
A. 反洗水压太低
B. 杂质粘度太大
A. 增加水压或适当关闭出水口阀门
B. 延长反冲洗时间
5、 法兰接口处漏水
A. 过滤器法兰和管路法兰间出现空隙
B. 法兰或垫片受损
A. 减小管路法兰与功率器的距离,或增加法兰垫片
B. 更换法兰或垫片
6、 丝口连接处(反冲口、排污口等)漏水
A. 过滤器丝口和管路丝口间出现空隙
B. 连接件受损
A. 增加密封件(生料带等)
B. 更换受损件
(二) 农作物遥感估产方面在农作物估产方面,1989年-1995年期间,先后进行了黄淮海平原遥感小麦估产,京津冀地区小麦遥感估产、华北六省冬小麦遥感估产、黑龙江省大豆及春小麦遥感估产、南方稻区水稻估产、棉花估产等研究。自1996年起,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长势监测及产量估测转为业务化试验运行阶段,这一工作的开展为全国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基础。1999年,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成立了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1999年以来,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开展了全国冬小麦估产的业务化运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全国冬小麦估产的业务化运行目标,并正在开展全国性玉米,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作物遥感估产的业务化运行工作。
(三)灾害遥感监测和损失评估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开展了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监测、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调查及监测、北方冬小麦旱情监测等。草原火灾、雪灾等监测系统已投入运行。从1995年开始,开展了利用NOAA卫星等资料进行黄淮海平原地区旱灾监测的业务化运行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1999年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的领导和组织下,旱灾监测也由仅监测黄淮海平原地区扩展到全国冬小麦主产区。 从农业部门的实际应用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时掌握农业资源状况和演变趋势,提出合理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是实现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及时掌握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长势和产量,对于国家制订合理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有重要意义。农业部门在未来对遥感技术将有多方面的要求,例如:要求能在有云、雨、雪天都能获得遥感信息,实现全天候遥感探测;由于农作物、农事活动、生物等多在小尺度空间生存活动,因此要求空间分辨率较高;农事活动、特别是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和发育随时间变化较快,因此要求遥感的时间分辨率高,也就是说,要求经常获得遥感信息(至少1周或半个月获得一次信息);农业活动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要求定点、定位、定量,以满足精准农业比如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防治病虫害等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作用。在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方面,将要求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建立空间型信息系统,形成较短如每年动态更新一次的能力,对国家资源热点问题,如耕地动态变化等每年提供一次专题报告和相应的资源环境辅助决策信息。在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方面,将向着高精度、短周期、低成本方向进一步深入。
在灾害监测与评估方面将建成综合监测与评估业务化运行系统,使之具备定期发布灾情、随时监测评估洪涝灾害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可以预料,21世纪初随着高中低轨道结合、大小微型卫星协同、高低精度分辨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网的形成,地理信息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和空间定位精度的提高,遥感技术将在农业资源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土地退化、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主要农作物及牧草的遥感长势监测与估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遥感对象的识别和信息提取等方面应用更加广泛。
它是将遥感技术与农学各学科及其技术结合起来,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主要包括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农作物长势的监测与分析,病虫害的预测,以及农作物的估产等。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长势信息,快速监测和评估农业干旱和病虫害等灾害信息,估算全球范围、全国和区域范围的农作物产量,为粮食供应数量分析与预测预警提供信息。
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 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农事决策,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
农作物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组合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卫星传感器记录的地球表面信息,辨别作物类型,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产量预报模型,集成农学知识和遥感观测数据,实现作物产量的遥感监测预报。我们可从遥感集市下载获取影像数据,通过各大终端产品定期获取专题信息产品监测与服务报告,同时又避免手工方法收集数据费时费力且具有某种破坏性的缺陷。
农业遥感精细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多级尺度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精准估算产品;
(2)多尺度作物单产遥感估算产品;
(3)耕地质量遥感评估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产品;
(4)农业干旱遥感监测评估产品;
(5)粮食生产风险评估产品;
(6)植被标准产品集;
4月7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后高尧村梨园内,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梨花授粉。近日,河北省泊头市25万亩梨树进入盛花期。当地今年利用无人机对梨花进行授粉,提高授粉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4月7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后高尧村梨园内,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梨花授粉。近日,河北省泊头市25万亩梨树进入盛花期。当地今年利用无人机对梨花进行授粉,提高授粉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高寒地区井灌水稻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
(1)模式特点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温度较低,而水稻又是喜温作物,因此除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以外,还必须加强田间工程管理,进行水稻控水灌溉和旱育秧等技术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2)技术要点
对渠道进行防渗,并注意防冻胀,实行管道输水;在井的出水口近处修一晒水池,面积应是灌溉面积的1~5%,池内水层一般应在30~50厘米,中间有隔2~3个,交错使水形成秒形流出,后可接渠道或管道;采用雾化增温技术,使出口喷出细水流,增加日照温度。方法是在井泵出水口水管套上长20~30米左右、带孔的小白龙塑料管,前边扎死,后边固定。一般扎8~10行,8000~10000个直径2.0~2.5毫米的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细水,增加日照提温;用塑料膜覆盖渠道:在灌水的渠道和支渠上可用宽塑料膜覆盖,几十米长,如同大棚,增温效果明显;把各畦进水口可抬高加宽,使之增加阳光的照射面积,一般可抬高2~5厘米,加宽40~50厘米;使井水在渠道内缓流,可采用增设跌水,降低渠道比降,加宽渠道的方法;避免进水口形成冷寒区,要勤换进水口;有排水系统可截回水重新灌溉,可明显提高水温,又能节约用水;在水稻生育中期,可实行白天死水灌,夜间活水灌,封行后,及时改为昼夜活水灌溉;夜间灌近地温差小,白天灌远地,随渠道延长,会不断升高也缩小温差,这对水稻生育影响不大。
(3)应用效果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实施该模式后,可形成适时、适温、适量的灌溉,形成节水25.2%,增温3~5度,增产600千克每公顷的节水模式从而促进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已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模式在内蒙古呼、兴两盟等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0多万亩,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根据5个旗县连续五年大面积推广应用调查,水稻平均单产提高50~100 千克,每公斤稻谷售价按1.2~1.5元计算,五年累计新增产值1.627亿元。
(4)适用条件
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水稻灌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黑龙江庆安县有60万亩实施了该模式,亩灌溉用水由550立方米降到430立方米,年节约抽水费用240万元。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节能型灌溉技术,它是通过人工措施或自然压力给灌溉水加压,然后由低压管网将灌溉水输入田间给水栓进行灌溉,其工作压力范围在0.2-0.20兆帕(mpa)。管道输水系统占地少,适用性强,管理方便,减少灌溉水量渗漏和蒸发损失。但是,有些灌区由于管理及田间灌水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工程未能投人正常使用。实际上,低压管灌解决的只是输水问题。
目前大部分地区田间灌水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沟、畦灌,由于沟、畦灌水定额大,灌水质量差,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经常准后遇雨,极易造成土壤过湿对作物产生渍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不改变低压管道系统布置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管道的供水压力,辅之于多孔式微喷带灌水技术,即在低压管道的出水栓上连接多孔式微喷带,利用这种多孔式微喷带作为田间灌水系统。与沟、畦灌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节水节能,灌水均匀度较高。
一、系统组成
多孔式微喷带是一种直径为40毫米的黑色薄壁塑料软管,可折压成平管。薄壁微喷带壁厚一般为0二5毫米、0.30毫米,有5排纵向孔,顶上一排,左右各两排,纵向孔间距100-300毫米,横向孔间距为10毫米,孔径为1毫米,最大铺设长度可达100米。
二、水力特性
流量变异系数为cv二6.33%,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为q二27.36h。式中 q为流量,单位为 ho·m,h为压力,单位为m。当工作压力为3-5米时,微喷带流量为50-65mi·m,射程1.5-3对米,喷高1.6-2.3米,最小爆破压力为16兆帕(mpa)。
多孔式微喷带工作压力低,一般为3-5米,喷洒水对作物冲击小,避免对人物打击损伤,同时喷洒水沿管道铺设方向喷洒成细雨状,保证了灌溉水均匀分布,从而也提高了田间水利用系数。
三、使用方法
1、布置间距 微孔水流射程在1石一3对米之间,为了保证较高的灌水均匀度,微喷带布置间距以3对米为宜,即一般每畦铺设一根。
2、配套数量 微喷带配套数量根据单井出水量决定,单井出水量为40立方米/小时,需配3组,每组6-8根,(10米),单井出水量为25立方米/小时,也配微喷带3组,每组4-5根,以便交替使用。
3、分水装置 由于低压管道出水口流量较大,所以在出水栓之后,需连接一段直径为11毫米的分水小白龙,每隔3对米设一个分水口,分水口由分水变径三通做成,三通管径为 110×40毫米。三通出水口与微喷带连接采用快速接头。微喷带可以群管连片集中使用,也可单管单用。
4、调压装置 现行低压管道的出水口一般只有0.2-0.5米的水头,无法满足微喷带正常工作,必须对现有水泵和调压管进行调整及改造,水泵扬程选择需满足低压管道最远出水口达到6米的工作水头条件(考虑微喷带沿程损失)。低压管道加微喷带灌溉系统的调压管适宜装在离井最远给水栓处,这样可以不需经常搬移调压管。本系统的凋压管高度一般需6对米,用软管与出水栓上的特制三通管连接。
四、使用范围
本系统适宜造墒播种和小麦等密植作物的苗期以及矮杆作物的灌溉。